| 
	报道之外 
	  (2009年4月29日至30日,现代物业发展论坛第2届物业管理教学与就业研讨会在成都召开,除澳门外,两岸三地的学者来了不少,还有企业领导。间歇时间有些话题或许不会在现代物业网络或杂志上正式报道。) 
	  关于学者的风格: 
	  (09年4月30日下午14点左右,和高雄大学工学院长、台湾物业管理学会理事长黄世孟教授) 
	  宋:您觉得这次的研讨进行得怎么样? 
	  黄:在这样的时期能够召开这样一场研讨,很难得,我想你们这样做很有意义,很有勇气。 
	  会议的议程进行得很好,时间控制的好,一切进展顺利。 
	  我对唐娟教授的演讲印象深刻,我觉得她很厉害。 
	  宋:(会议)有不足吗? 
	  黄:听了大陆的报告后,觉得和外面的论文有蛮多的不同。 
	  宋:哪些方面? 
	  黄:大陆的学者很多自己的意思,下结论很快,这和外面的学者不同。他们搞数据很多,没有把事情搞清楚的话不去做结论。(黄教授当时是“很多”“蛮多”混用吗?记不清了,是的吧) 
	  关于地区合作: 
	  (4月30日下午17点左右) 
	  黄:杂志办了多少年了? 
	  宋:今年是第7个年头。 
	  黄:台湾物业管理学会的情况请看网站吧,上面都有了。 
	  宋:好的。 
	  黄:我把我们还有一些学者的研究也寄给您,一些书也寄给您。以后有资料啦……我们叫讯息(信息?)的,可以直接交换。 
	  宋:谢谢!回去后我也把我们的杂志和编的一些书给您寄来。 
	  关于物业管理收费的困惑: 
	  (4月30日下午约16点30分,成都蜀信集团,蜀信物业管理公司管理项目“芙蓉古镇”) 
	  黄:这样的项目多不多? 
	  宋:不清楚。从我了解的成都地方行情来看,应该不会多吧。 
	  黄:这样的项目很了不起,要好大的地方呀。这样子的树、好多草地,在台湾,叫做豪宅了。 
	  宋:是啊。在南方,这样的项目的确也算很大的了。 
	  黄:但是我听刚才的介绍说,物业管理费是一块五哦,要是按新台币算,我们就按1比4吧,那也才是六块台币。台湾这样的豪宅是要两百多,两百四。 
	  宋:哦,那就60元人民币呢。 
	  黄:对,这个反差好大呀! 
	  宋、黄(四六二十四四五二十……):是呀,有几十倍呢! 
	  黄:一般的住宅是这样的收费(定价)吗? 
	  宋:差不多吧,就是这块巴钱左右,但是没有这么多的空间,那些房子都很挤的了。 
	  黄:那他们是靠什么做下去呢?(指物业管理企业靠什么经费维持正常管理工作) 
	  宋:…… 
	  (我知道,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才能让他理解)。 
	  关于讲话的弯弯绕和做学问的单纯 
	  (4月30日下午约16点,成都蜀信集团培训学校,看完企业电影,常务副校长武教授介绍情况完毕,我上去做了一个简短发言) 
	  宋:刚才在来的路上尊敬的黄教授问了我一个问题:我们去那里看什么?我想可能还有我们的代表也有这个疑问吧。现在大家知道答案了,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校企合作的另一种模式。一天半的研讨会我们讨论了很多学校办企业,或者企业进入学校,比如浙江绿城公司进入学校参与教学计划和培训实操的事例,现在我们看到了企业里面是怎么办学校的,怎么开展校企合作的,这就是这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是我想说的校企合作,是我想说的第一点。第二点是关于忠诚。我们看到了电影上展示的内容,企业或许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因此他们做了如此多的培训,但是这似乎也说明,因为我们的学校无法提供企业能够直接重用的人才,才使得企业不得不花费如此的成本去培养自己真正需要的人才?从某个相互对立的观点看,学校去做企业的事,企业去做学校的事,那是不是大家都没有做好自己的事(大意)?我在杂志社招聘人才的时候,也碰见过类似的事,那就是很多老师告诉学生,要“先就业,后择业”,我真有点恨那个老师,为什么要加个后面半句“后择业”呢?是不是在暗示学生们不必考虑忠诚企业,随时准备跳槽呢?所以蜀信集团的六个字企业文化把“忠诚”放在第一位。我想就是武校长表达的今天没有出场的杨董事长的意图了:他是想把这个团队反复的揉捏,通过学校培训、通过我们表面上看很常见的体能拓展、军事训练,像团泥巴一样重新打散重新捏出一个人样来,再用企业文化点石成金,得到一个忠诚的团队来……(后面的记得更模糊了) 
	  (介绍会结束后黄教授单独走近我) 
	  黄:您讲的有个地方我不同意。其实学校培养的人,永远是跟不上企业的需要的。 
	  宋:…… 
	  (这次我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责任编辑:现代物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