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锐观察| CEO视野| 物管实务| 空间计划| 物管专家文集| 相对论| 发展论坛 | 培训|
当前位置: 主页 >今日推荐 >

“智慧城市”不只是隔着一层纱

时间:2015-11-06 11:13来源:现代物业 作者:元慎 点击:
真正阻拦智慧城市到来的并不在于IT技术或建设技术,而在于智慧城市的系统性构建,以及一个能够统筹多行业协同推进的职能部门。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从“智能”到“智慧”
  
  在上个世纪,如果提到“智能”两个字,通常总会和电脑、高科技、科幻电影联系在一起,很少能和自己居住的四壁砖墙产生联系;一按电钮窗帘就会自动收起的景象只有在电视里见过。除了部分商业建筑外,带电梯的高层住宅仍然不是所有市民都能接触到的寻常建筑。
  
  1999年2月,原建设部制定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同年4月印发《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大纲》,被看作是我国最早涉及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的两个文件。2000年,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颁布,奠定了在过去十多年间为人熟知的智能建筑“5A标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标准已略显陈旧,配备24小时监控摄像、电子门禁、自动消防等设备的大厦和小区已经遍布全国。
  
  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到来,科技部于2010年正式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数字城市和数字社区的研究课题。时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郝力在接受《中国建设报》采访时介绍:“我们当时参加这个课题研究时,对数字社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解,其中一个方向就是智能小区的建设,和现在定义的智慧小区有点接近。当时主要以小区内的智能化设备连接和发挥作用为研究重点,推进住宅智慧化、小区智慧化,使社区居民得到更好的智慧化服务,形成技术引导型的智慧化输入,从而改善人居环境。”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智慧”取代“智能”,成为建筑、园区乃至城市的建设新目标。
  
  2012年11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下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后者共包含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和27项三级指标。作为“智慧城市”的主要物理载体,城市基础设施、商业建筑和住宅小区等物业形态的规划、建设与运营等相关指标达到指标数约一半的比例。
  
  2013年1月,住建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8月5日,住建部又公布了103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包括83个市、区;20个县、镇。加上在首批试点基础上扩大范围的9个市、区,目前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193个。可以说,在2013年,我国建设智慧城市的大幕已经拉开。
  
  重庆《技术要点》绘出“智慧”蓝图
  
  在两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当中,重庆市先后有南岸区、两江新区、永川区和江北区四个区入选。2013年11月26日,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开始了《重庆市智慧小区建设技术要点(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要点》)公开征求意见的工作。负责本次征求意见的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科技教育处主任科员王春萱向《现代物业》介绍,征求意见稿由重庆市城乡建委组织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市达林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在向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建设局和有关单位征求意见之后,再组织专家讨论进行修改,之后正式发布。目前征求意见的阶段已经结束。
  
  王春萱告诉《现代物业》,重庆市四城区被列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是重庆市开始组织编制《技术要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她说:“智慧城市里面有一部分内容就是智慧社区,而智慧小区就是智慧社区里面比较重要的一个单元。制订《技术要点》就是为了对智慧小区的建设做一个技术性的指导,来引导开发商做好投资和建设。”
  
  《技术要点》中特别提到了智慧小区和智能小区的区别:智慧小区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及高速数据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小区重点是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主体、向任何对象、传播任何信息的应用系统。而智能小区侧重在城市内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统一管理、特征相似的住宅楼群构成的住宅小区实施的建筑智能化,对信息的获取和整合及应用的功能相对要差很多。
  
  王春萱解释说,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全市的“五大功能区”建设意见当中也提出在核心区域建设智慧城区,因而《技术要点》中也指出智慧小区平台要有开放性和拓展性,以便于智慧城市的构建。《技术要点》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已有的建设标准,智能化的硬件也都基本具备,《技术要点》最重要的作用是把既有的建设规范统合起来加以利用。《技术要点》正式实施后将作为指导性文件公布,暂时不会作为强制性规范要求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或其他相关单位遵守。对“如果不作为强制性标准实施,是否会造成部分新建小区智慧化而另外的新建小区保持传统建设方式,从而不利于整个智慧城市建设”这一问题,王春萱表示重庆城建委将会在对整个重庆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再加以考虑。
  
  她进一步介绍到,《技术要点》目前主要针对的是新建小区,暂时不会考虑在老旧小区中引入智慧小区的相关技术,原因在于老旧小区改造由谁来出资将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目前一些小区连光纤到户都还没有实现,这种条件下更加无法考虑“智慧化”。但对于既有的旧小区也不能够一刀切,一些高端的小区在建设之初智能化水平相对较好,高档小区引入《技术要点》进行智慧化改造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
  
  真智慧在于多维度联通
  
  何为“智慧城市”?记者目前并未找到任何官方定义。全球最大互动百科知识库维基百科(wikipedia)对“智慧城市”(Smart City)的描述是:“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智慧城市不仅仅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的方法论应用,构建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城市可持续创新生态。”
  
  在《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中,智慧社区作为三级指标包含在一级指标“智慧管理与服务”下的二级指标“专项应用”之内,指的是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便捷化、智慧化水平,包含社区服务信息推送、信息服务系统覆盖、社区传感器安装、社区运行保障等方面的建设。
  
  重庆市《技术要点》中也提出了“智慧小区”的定义:是指利用传感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相关终端,把小区内各类公共信息应用系统和业主家居应用系统等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主体、向任何对象传播任何信息,实现智慧处理。智慧小区通常由智慧小区网络系统、智慧小区政务系统、智慧小区安防系统、智慧小区服务系统、智慧家居系统等构成。智慧小区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应通过开放接口便捷地增加各种完成独立功能的子系统。
  
  比较以上概念可以看出,无论是智慧城市还是智慧社区、智慧小区,都包含了一些关键的要素:提高物的使用效率和人的沟通效率是主要目标;互联网技术是信息交换的基础;城市化的物业、设施或社区是主要实施的环境和载体;而服务则是主要的应用方式。
  
  例如,重庆《技术要点》中描述的智慧小区主要子系统产品功能要求,在“基础网络”大项中,“小区实现光纤入户,具备20M以上宽带接入能力”以及“小区实现主要公共区域无线网络覆盖”两项被划定为必选;而“智慧小区”大项中的智能物业管理系统、小区监控系统和业主一卡通三个子项,也全部为必选。如按此方案实施,智慧小区的网络覆盖率将大大提高,入户网络带宽更高,小区公共区域的无线网络也将成为标准配置。除了物业使用人(包括物业管理公司)使用网络更加方便外,更重要的是,公共无线网络将在小区的应急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技术要点》中提出,建设小区的无线网络不仅有Wi-Fi一种形式,3G、Zigbee蓝牙及4G均为可选,而在无线系统的应急系统应当优先采用4G专用网络,同时应急系统网络应能与别的通信网络无缝连接。这些内容都凸显了互联网技术的基础性作用。
  
  那么,是不是有了互联网技术就可以实现智慧化呢?参与制订《智慧楼宇评价指标体系1.0》的上海市楼宇科技研究会秘书长钱平雷向《现代物业》表示,楼宇或小区智慧化的要素必须体现在四个维度上,即绿色建筑、自动化集成、现代物业管理以及要融入智慧城市。按市场行为来看,现代物业管理依靠的是平台经济,平台经济要有网络来支撑,因而也离不开互联网技术。
  
  但是目前智慧建筑或智慧社区建设和运行的一个误区,就在于IT技术。钱平雷说:“智慧化,是要充分利用一切先进的技术,IT是贯穿中间的一条红线,在于提高智慧的程度。但IT不是目的。现在的情况是IT变成了目的,一切就为了搞信息。因为主导的是信息部门,他们用了许许多多的IT专业名词,不只是老百姓,就是其他行业的人也都还不太明白。光靠IT行业也不行,因为IT行业从业人员对其他涉及到的几大行业(比如建筑行业、物业管理行业等)也不熟悉,需要有一个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的过程。因此说,智慧化在于利用一切先进技术。”
  
  具体到应用环节,钱平雷表示,智慧楼宇所有“智慧”的实现,最后还要由现代物业管理将各个系统整合起来,体现现代物业管理的软实力,“再好的东西没有好的管理也不能体现出价值,如果用传统的物业管理去搞智能楼宇是搞不起来的。”他认为,传统的物业管理,例如保安、保洁、工程、客户服务、绿化这五个功能,完全是各自为政的,部门之间是相互分离的,没有形成一整套体系,不是按系统的思想组成的。“智慧楼宇”及相关领域虽然涉及许多不同的行业,但它必须强调系统性,如果没有完整的系统则无法正常运作。
  
  实现智慧城市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各个智慧单体(楼宇、小区)的相互连接,以及与城市管理大系统对接,这在重庆《技术要点》中也作了详尽的介绍和阐释。但这一方面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钱平雷认为,智慧建筑产业是一个典型的跨行业产业,我国的许多政府部门也是跨行业组成的,但是具体要去执行,政府却没有一个部门对此进行专门管理。
  
  由此来看,真正阻拦智慧城市到来的并不在于IT技术或建设技术,而在于智慧城市的系统性构建,以及一个能够统筹多行业协同推进的职能部门。遗憾的是重庆《技术要点》在这方面也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不论如何,《技术要点》的提出,相较于之前始终属于概念性的“智慧化”探讨,已经能够初略描绘出智慧城市的蓝图,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这已经是“智慧城市”迈出的一大步。
  
  (本次采访得到雷懋成、周锐角的帮助)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14年第1期/总第281期
(责任编辑:现代物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运营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15号富海中心2号楼1503室 邮编:100088
客服:010-58403431 移动:15810208746

采编中心:云南省昆明市北京路(北站)SOHO俊园大厦10栋2单元3210室 邮编:650224
客服:0871-65700710 移动: 13708860992
E-mail:xdwy200175@126.com xdwyfm@126.com
Copyright © 2011 云南现代物业杂志社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滇ICP备1300051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