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形成公租房的公建体制,由政府的公租房管理局投资建设或收购房源为最主要投资建设模式。建设主体明确为市政府和区县政府。公租房产权由国有的重庆地产集团或区县政府性投资公司持有。目前,政府全资持有的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重庆地产集团、重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承担了主要建设任务。城投公司三年内将投资300亿元,建设约1,000万平方米,承诺2011年上半年将有35万低收入群体入住公租房。 形成政府先导型的建设资金保障机制。重庆未来三年建成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投资规模约为750亿元以上。计划其中250亿元由政府投入,其余500亿元通过融资方式解决。政府200多亿元的先期投入由四部分组成:1、中央安排的专项资金和财政年度预算安排资金;2、土地划拨相当于投入,如拿出主城储备地3万亩,至少相当于150亿元;3、每年商品房土地出让收益的5%用于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三年共计约30亿—40亿元;4、减免建设环节相关税费。由于公租房建设与使用具有政府保障和公共属性,今后遭遇的风险小,收益有保障,各类社会资金兴趣大,融资渠道比较畅通。 战略意义 经济意义:公租房的建设打破了政府疯狂卖地、“卖光吃光”的土地财政怪圈。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口涌入城市产生的人口红利和土地增值,如果全部流入少数开发商手中,那将是全民的不幸。政府当审时度势,越是土地好卖越要慎重,卖地生财不如持地生财,今天的投入每年有利息上的回报,最大回报还在于数年后地价、房价的大量增值。这些重估价值,可以使我们的政府自豪地成为拥有巨量资产的政府,而不是“破产”政府。今天投入的“750亿”,十年后也许会是“7,500亿”的价值,国资保值升值功能值得期待。就有创业冲动和创业能力的市民而言,为解决住房问题花巨额资本金并不合算,不如用本金创业,用利息租房,刺激市民的多种创业模式。 政治意义:我国的住房制度经历了从“大公”到“大私”的过程。“大公”时代住房由公家或单位所有,职工只能缓慢等待分配住房,住房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大私”时代强调市民持有产权,释放了市民财力,加速了住房问题的解决。但就现阶段来说社会长期都是分阶层的,都有中低收入者,房屋作为不动产和巨大价值消费品,总是会有人买不起。但买不起不一定租不起,要让全体市民人人体面地、有尊严地工作、生活,而不形成城市贫民窟街区,防范社会过度分化而导致坠落和各种矛盾尖锐激化,推行公租房战略既是对过去相关住房政策的纠偏,也是构建和谐人居环境的大手笔策略。该民生工程系民心所向也是巩固政权的必然选择。 环境意义:由于公租房的高标准、高品质规划建设,大多布局在轻轨沿线或交通较好的地区,容积率约3.8,完全参照商业楼盘的标准,配套学校、医院、商店、银行及健身、图书馆等设施和场地。房租只考虑成本中贷款利息、房屋维修管理费用等因素,约相当于同类商品房市场租金的60%。这将吸引那些长期蜗居在城市各个“阴暗”角落的“夹心层”倾巢出动,抛旧图新,刺激老旧房业主改造环境,带动整个城市环境品质的升级,从而使整个城市对外形象不断提升,吸引力增强,投资环境也随之不断升级。 调控意义:2010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中央领导曾表示要严控房价非理性上涨,引发了“房价由总经理说了算还是总理说了算”的议论。此后,国家采取了较严厉的房市调控政策,房价一度有所调整,但仍然缓慢上涨,因此年度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2011年房价或许会有报复性反弹,可见,政府直接干预房地产经济难度很大。而建设公租房则变被动为主动,从需求上分流被动购买家庭,减少房奴式的购房群体,使商品房的消费者变得更加真实、准确,也将使购房群体大大缩水,商品房趋涨压力会大大减轻,盲目涨价会有较大市场认可风险,从而实现对房市价格的间接调控和抑制。 (责任编辑:现代物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