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青春三十年 
	  ——记1980届遵义四中高二(3)班·20100501同学会 
	  宋有兴 
	  1978年初秋,我来到遵义四中读高中,那一年我十四岁,分在高一(3)班,班上大约五十多个同学,班主任是唐兴玉老师,最初的各科任课老师是谁已经记不清楚了,好像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生物、英语分别是田井卉、谢德增、全学文、徐芝和、唐兴玉、王曼云和某位老师授课。似乎谢老师没有上几天,就因身体不适换成了其他老师教授数学。 
	  刚进学校,开了新生大会,其中有两位学生代表上去发了言,讲述他们1978年暑期夏令营到北京的体验。女生是我的同班同学孙艾琪,她描述了在北京看过的也是我第一次听说的科幻故事片《未来世界》,那是一个令人神往的电影,也是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对于一个十四岁的少年,那是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自己离北京也能如此的近;离未来世界,也能如此的近;还有离那些令人着迷的女生,也能如此的近。于是高中生活,就这样在朦胧的神往和迷醉中开始了。 
	  之所以要特别记录这段历史,是出于三十年来我愈加唯心的认知:人的一生是否天意安排?你看,孙艾琪后来读了北广后来叫中国传媒大学的,并且工作至今;而我,绕了一个大圈,依旧进到传媒,并对科普痴迷如初。 
	  单就这个记忆而得出结论,那么我们同样可以找到或许更多的其他记忆,证明天意更加难测人生还需自我缔造。每个同学的成长到底是天意还是人为呢?我不知道答案在哪里,只是看见我们一边在心路历程上品味千古如斯的沧桑,一边在市井流年中效仿彼此,复制和传承后人的过去与前人的未来。偶然间他们会不约而同地驻足,相约互相打量,希望从对方的记忆里看到自己那些曾经的青春镜像,令自己相信原来也曾有过的可歌可泣、无怨无悔。 
	  我属于每过一段日子就要回头看看自己脚印的人,但是世事瞬时变迁,那个小城竟已有了近半个人生岁月的厚厚累积,常常让我分不清哪些是别人哪些才是自己的脚印。所以重拾旧时记忆,三十年同学相会,大概是为了可以从每个别人身上分辨不同的人生足迹,分享不同的人生意境吧。 
	  六岁的那年我在贵定县的姑婆那里上的小学。记得家里洗衣服是要把一周的攒起来星期天到河里去洗的。每次到河边我都喜欢捡一些看上去别致的石头玩很久,临走时依依不舍,就把它放在某个我指定的地方以便下次来我还能找到它,继续和它玩,和它说话。后来变成一个习惯,焐在手里久了,石头也就热了,似乎就已向它传道了自己的性情,告别时总会在心里问它和自己:多少年后的某一天,我再走回那条路,你还在那里吗?如果不在,你会在哪里? 
	  相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曾有过被自己焐热的石头,只不过,有的被我们焐化了,有的被焐碎了,有的被丢弃了,有的成了珍宝被收藏了! 
	  唐兴玉老师家门口那时是有棵大树的。枝繁叶茂,茎干粗实,夏天傍晚时分我最喜欢借故从下边走过,如果正好他家没有人看见我,我就要在那里停留几分钟,听风起婆娑,或者雨打簌簌。我从来不希望唐老师能看见我,也不想唐老师知道有个惴惴不安的少年曾经在他家门前徘徊,心里惦记那棵大树,犹如日后走过的无数山河风景,虽与天地同老,却已铭刻于心。此后多年,再回到学校,唐老师家搬了,大树也不见了,那个曾经回荡着我们琅琅书声的古朴大楼也拆了。今天的学子依旧熙熙攘攘地进出,脸面却阳光灿烂,明朗淡定,写满时代的富裕与从容,由此再次感慨那些舍去的青春与换来的希望。 
	  那些曾经被焐在手中和心中,然而不得不在人生旅途中搁下的珍贵之物还有很多,三十年弹指而去,师生情、同窗情、男女情,心有灵犀,灵犀却在咫尺之间散聚。说出的是喜,藏起的是悲;握住的是缘,放过的是运;记得的是富有,遗忘的是洒脱。与君共饮湘江水,与君伴读凤凰琴,谁能与我长相聚,谁能与谁不分离? 
	  附记一: 
	  唐兴玉老师专为同学会提供的班级学生名单:共64人,男31人,女33人 
	  程振宇  汪    萍 刘    熙 付   月  郑   聃 喻友谊 钱   莉 李    锋 
	  秦晓玲  范海涛 蒋火刚 李富国  顾   斌 杜慧兰 郑凌云 李   忠 
	  龚    宁  石   蓓  黄建平 周   菲  冯   伟  武  斌 孙艾琪 杨琳娜 
	  杨晓秋  包小兰 王息英  吴   川  黄小林 刘敏琴 刘  萍 吴湘昆 
	  喻   红  王  军   彭  华  张兴才  尹  博  罗应章  徐  伟 韩   毅 
	  倪爱香  余必祥  贾豫梅  袁古治  杨康林  洪  波  霍学强  石建红 
	  张仁津 刘奇志 危津秀 王  娟 梁贵乔 龙  艺 张继敏 阳  铭 
	  涂沛漪 宋有兴 许俊英 费文雷 刘  洪 赵开宇 马  兰 刘泽文 
	  唐兴玉老师提供的教师名单: 
	  刘自能  黎立新  袁博贤  唐兴玉  田井卉  徐芝和 
	  王曼云  贺联荪  全学文  刘裔雄  杨国富  余圣振 
	  唐兴玉老师为同学会赠言: 
	  昔日求学在名城今朝再聚母校门神州巨变改旧貌卅年为国献青春 
	  老师鹤发盖童颜弟子身强似雄鹰各尽其能显身手中华明日更强盛 
	  徐芝和老师为同学会赠书法: 
	  同学阔别三十年重聚在今天, 
	  满怀深情忆往昔畅叙同窗缘。 
	  美哉乐哉! 
	  幸福涌心田。 
	  (贺遵义四中80届高二(3)班同学毕业三十周年聚会) 
	  王曼云老师为同学会热情澎湃的献歌《让我们举杯》(歌词选录): 
	  美好的节日里, 
	  有几个好朋友, 
	  同我们欢聚在一起; 
	  我们要回忆起,最珍贵的一切,唱起了快乐的歌, 
	  我们要回忆起,最珍贵的一切,唱起了快乐的歌; 
	  同志们来吧, 
	  让我们举起杯, 
	  唱一曲饮酒的歌; 
	  为自由的祖国,我们来干一杯,干一杯再干一杯, 
	  为自由的祖国,我们来干一杯,干一杯再干一杯; 
	  为英雄的人民, 
	  为热情的祖国, 
	  我们来干一杯; 
	  为强大的陆军,为光荣的海军,我们来干一杯, 
	  为强大的陆军,为光荣的海军,我们来干一杯…… 
	  袁博贤(原任校长)老师亦到场为同学会做了励志发言。 
	  谢谢老师们! 
	  本次同学会组织委员会成员: 
	  郑聃(会长)钱莉(秘书长)刘敏琴王息英范海涛程振宇王军 
	  我谨代表自己,向他们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 
	  本次同学会得到贵州省内所有同学特别是遵义市内的同学经费赞助,特代表省外白吃白喝的同学宋有兴,并冒昧代表顾斌、危津秀、费文雷、马兰等同学,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次同学会活动时间2010年4月30日至5月3日,地点为遵义市和观音岩,参加人数40人左右。(责任编辑:现代物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