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将有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进入城市,成为新一代城市人。人们要学会欣赏城市、理解城市,才能在城市和物业园区里更好地生活。用现代物业意识看城市,过去以道路条条连带的结构已改换为以园区块块组合的格局,环境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城市化促进社会园区组合的开拓,迅速改变了社会的配置状况、管理模式、人际关系和理念习惯,因此,物业园区需要培育公共人文环境。
城市物业园区公共人文环境可以自然形成,但是,本质上还需要设计。设计既是一种形象,也是一种服务,从人的生活出发,立足于人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满足人的愿望和需要。设计包括区域环境的容貌、内容、制度,以及蔚然形成的风范、行为、习惯。城市物业园区公共人文环境已成为中国城市化和现代物业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今年3-5月笔者第三次在欧洲城市考察的实例,谈一些粗浅的见解,以期引起业界更多的讨论。
公共人文环境展示的独特风格
城市物业园区,包括公共区域、工作区域、居住区域、商业区域和会展区域等不同类型区域,都可以适心打造公共人文环境。公共人文环境与普通物业环境的区别在于,前者通过人的设计和培育凸显人和物的内在联系及照顾人的本质需求。从客观上考察,其显示出独特的氛围、风格、特点。
一、建筑物整体的美和局部的美相结合
物业园区公共人文环境首先给人美的感觉,带有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特点的建筑物,从整体和局部装饰城市物业园区的美。这种建筑物的外在美在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手上,以及开发建设阶段已经造就,但还需要物业管理人、物业权利人和物业使用人共同维护和表现。笔者在欧洲城市考察写字楼、住宅群和商业街区时,所见建筑物的原样设计蓝图在管理和使用中得以充分尊重和爱护,其作为令人震撼。在西班牙,人们在马德里格兰维亚大道购物,就像在高贵神圣的宫廷殿堂间徜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物业园区的建筑群和单幢建筑物在建设落成时是完整的,但往往在交付使用之后就被改变,出现增设广告标语、外墙穿洞破损、顶部加装太阳能设备、空调主机无序挂放、阳台私自封闭等人为损坏外立面的现象。近年接受世界城市文明影响,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和物业管理人开始重视楼宇、小区的屋顶文化,精心构造女儿墙和屋顶,关注建筑物典型部位的局部美。欧洲许多楼房在设计建造屋顶时并非简单倾斜,而是临崖垂直,这不但有利于雨水雪水向下排走,而且亮出一个更加立体的屋顶。在主体建筑物前,人们可以着意寻找、欣赏一种美丽的设计效果,构筑物的轮廓线与主体建筑物的天际风景线相互响应(图1),成为欧洲城市展示建筑物整体与局部美之关系的独特表现。
图1 构筑物轮廓线与主体建筑物天际风景线相互响应,表现建筑物整体与局部美的关系。
二、表现属于自己的历史人文自然资源
表现自己是最经济的方法,也是城市物业园区公共人文环境的重要特色。城市物业园区的所有权人和管理人需要发掘和掌握自身园区的历史人文自然资源,并用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在笔者管理的华夏陶瓷博览城中,我们刻意收存中外知名建筑设计师用建筑陶瓷材料设计的现代主义雕塑作品32件,放样精工烧制,设置在华夏陶瓷博览城的中心广场。这种弘扬本地建筑陶瓷人文风情自然资源的立意,获得政府和展销商的大力支持,深受每年上万来访外国宾客的赞扬。广州作为近代革命史发源地,留下了伟人孙中山的业绩和足迹,可是人们不明白,2号线地铁站台的标识却落下最重要的“中山”两个字,只说“纪念堂”站,对其自身珍贵历史文化资源的忽略,实在叫人惋惜。与此相反,笔者在巴塞罗那看到人们珍爱和保护1992奥运体育中心的雕塑群和场地设施,时隔22年还是以奥运园区原样风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惊叹历史文化物业完好的美,同时感受这个城市的人民对自己历史文化辉煌一页的留恋和怀念。
三、按使用人受益分享的需要安排环境设施
以公共人文思想安排环境和设施,最重要的是满足使用需要,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达到辩证统一。欧洲城市的路面、广场、小区较多采用吊索悬挂照明灯,正是为了简单明确、照明到位、节约空间、避免灯杆成为人行道路障。而且,地铁、巴士、火车、轻铁站台上的站牌、荧屏绝无商业广告,全部显示乘车信息,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之真正成为出行交通工具。绿道、斑马线区的安排追求认真、细致、安全,不搞形同虚设。欧洲城市居住小区不主张设围墙,小区连着小区形成大片居住区,中间分布商店、学校、幼儿园、小贩街市,设置在片区内的座式指引地图清晰反映站立位置和片区路径,人文氛围非常浓厚。园区环境是一个载体,有序管理来自足够流量设计,以及合适的设施配置。欧洲城市园区不像我们很多住宅小区那样,由保洁员工上门、上楼收取生活垃圾,而是自行提带垃圾袋到区段固定设置的垃圾箱分类投放。对工作垃圾、生活垃圾、商业垃圾的处理原则是地面收集,定时、定点控制——每周一、三、五或二、四、六的早上或傍晚指定时段由居民和物业使用人提带垃圾袋到指定地点,由按时经过的垃圾车收集运走,垃圾处理直接体现工人和市民的责任感。
四、城市管理工作者乐于奉献馈还公众
城市管理工作者包括城市管理部门、开发建设单位、物业权利人和物业管理人,他们是城市物业园区的主人和管家,环境的氛围和口碑由自己一手营造,分布在各区域的公众、市民和老弱人群、少年儿童是自己辖权的分享者,关注并满足老弱人群和少年儿童的愿望和需求,需要有家长的胸怀和乐于馈还的意识。
欧洲不少公共区域停车场可以看到免费的电磁车充电设施,表明政府和管理者对使用人的奉献馈还,倡导更多的人使用环保交通(图2)。欧洲城市公共区域和居住小区布置很多座椅,让公众、居民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分享安逸和祥和。园区设立名家雕塑作品,可以体现出社区“大家庭”的氛围。广州体育花园邻近广州新体育馆,小区布置独特美丽的体育雕塑和体育设施,这也是奉献与馈赠,让住户感到很自豪。小区泊车是一个很敏感的课题,欧洲城市居住小区在泊车安排上奉行馈赠原则,政府公屋区域里的居民和物业使用人在管理中心办理登记手续,可以享受免费泊车。开发商建设的商品房住宅区,物业权利人和物业使用人凭所有权资料或租住资料办理登记手续,同样可以获得免费泊车。中国城市公屋居住区和商品房住宅小区一律泊车收费,这中间虽有商业利益和对管理经费补充的经济因素,但也存在对停车场地资源属别和适用性的混淆,欠缺公共人文环境的馈还意识,导致居住及租用人员生活麻烦和使用成本增加。相对有进步的是广州祈福新村医院园区,对病号和探病车辆实行1小时1元、封顶4.5元的区别性收费,略显人文思想萌芽。
图2 欧洲城市公共区域停车场免费馈赠的电磁车充电设施服务。
处处表现对世界上最弱小人群的爱护和服务是欧洲城市最引以为自豪的环境成就,极大激发少年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园区的热爱。公共园区和居住园区布置许多健康、聪慧、启智的“儿童天地”、儿童车道和儿童专用区。法国波尔多place de la bourse广场每隔15分钟地面喷涌泉水,深至脚踝部位,这种洋溢儿童情结的景观,深深吸引和打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
(未完)
原载于《现代物业·设施管理》2013年第7期
(责任编辑:现代物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