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锐观察| CEO视野| 物管实务| 空间计划| 物管专家文集| 相对论| 发展论坛 | 培训|
当前位置: 主页 >物管实务 >普通 >

从设施管理观点谈城市公共自行车

时间:2015-11-12 23:56来源:现代物业 作者:黄世孟 点击:
台北民众熟悉的YouBike (UBike)也在山西太原的街上趴趴走,但不论是规模与使用频率都更为可观。台北UBike上路四年,使用次数甫突破600万人次;而太原公共自行车推出还不到一年,已堂堂迈入4,700万人次。
 
  高雄大学荣誉教授的称呼,即表达我是退休的教师,目前仍乐活于自己的专业,居家台北兼课台湾大学、台湾科技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师范大学四所学校。平日食衣住行育乐医的生活中,最大的刺激与改变,居然是属于“行”的公共自行车这一交通工具。因为我每天上下班可以使用台北租赁公共自行车,称呼You Bike(简称U-Bike),上下班骑自行车成为我每日生活的一种享受,但也体验到一些困难与盲点。
  
  观察我家小犬的上下学
  
  黄家小儿我昵称小犬,目前就读台湾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硕士班二年级正撰写硕士论文中,每日离开家门步行约七分钟,抵达台北忠孝新生捷运站(图1),使用台北悠游卡(图2)刷卡后,迁出一部U-Bike租赁公共自行车,往南沿着新生南路车程约五公里,车行时间约二十分钟到达台大公馆捷运站,刷卡还车后自行车租用时间未逾三十分钟(图3),免费。听他说,走进台大校园步行五分钟抵达研究室,因此上下学时间约三十二分钟。
  
  
  
  图1
  
  
  
  图2
  
 
  
  图3
  
  观察我家小犬每日上下学,利用U-Bike交通工具每月几乎无需交通费。我也属公共自行车族,惊讶地发觉台北市公共自行车之新交通量逐日增加。台北2013年10月通车的捷运信义线(整条信义路),与2014年预定通车的捷运松山线(整条南京东路),两条干道的原有汽车道宽度缩小了,人行道宽度拓宽了,且增设了自行车专用道。整座城市顿觉似乎热情展开双手,拥抱自行车重回城市的第二春。
  
  1949年出生的我,回顾从小学至大学上下学,全部是自行车交通工具时代。台湾前后约四十余年时间(可谓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许多城市规划与建设发展向往的目标,全部被西方先进城市的汽车交通所取代,造成年年辟设道路面积却永远赶不上新增汽车量的窘境。台北市的交通如今总算歇些了,台北人也算做过一场恶梦,城市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终于苏醒了。我很高兴活在当下,享受城市公共自行车的便利设施之余,联想到大陆当前仍旧方兴未艾的城镇化过程中,千万不能重蹈台湾过去错误且痛苦的公共交通发展方式。因此,本文拟从设施管理与服务的专业观点,提出提升两岸城市公共自行车设施质量与营运绩效之方法。
  
  台北市公共自行车发展现况与问题
  
  我相信读者一定好奇台北市大众运输交通工具中的(公共)自行车发展现况,目前究竟如何使用?存在哪些问题?综理2012年和2013年两年度许多则新闻消息内容,可将台北市推动(公共)自行车政策与建设所面临的现况,归纳如下所示公共自行车之软件与硬件问题:
  
  自行车的公共政策与软件服务
  
  建构全台自行车道宏观的环岛路网计划
  
  自行车道的违规罚则与骑车的规矩礼仪
  
  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之区域整合与活用
  
  公共自行车关联产业之民间活力与创意
  
  自行车道的硬件设施与设置站点规划
  
  自行车道的事故纠纷与无障碍环境
  
  设置公共自行车站点与城市交通运输转乘系统
  
  两岸城市公共自行车发展的特色与课题
  
  当我了解台湾的台北市与山西的太原市,两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与设施之突飞猛进发展实况,为更深入了解城市公共自行车推展政策与实际绩效,本文将比较台北、太原两城市公共自行车发展特色,以及今后可能衍生的设施管理与服务之课题。
  
  山西省太原市公共自行车
  
  台湾《联合报》于2013年8月11日特派记者何蕙安报道山西省太原市公共自行车(图4)一年高达将近五千万人次租用的惊人新闻,内容如下:
  
  
  
  图4 山西省太原市公共自行车
  
  台北民众熟悉的YouBike (UBike)也在山西太原的街上趴趴走,但不论是规模与使用频率都更为可观。台北UBike上路四年,使用次数甫突破600万人次;而太原公共自行车推出还不到一年,已堂堂迈入4,700万人次。四季分明、道路平坦,以单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太原民众,以超乎想象的热情支撑这个去年九月才上路的系统:每天约33万人次租用,一台车日均周转次数11.73次,最高纪录曾达45次,等于随时都有人租用。
  
  太原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齐受访时指出,根据初步统计,大约有10%的太原开车民众改骑自行车,节能减排的效果卓越,连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也每天骑车上班。太原并非大陆惟一有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城市,包括浙江杭州、江苏苏州、湖南株州、上海闵行与北京宣武都早走一步,不过太原后发先至,其规模目前仅次于杭州,但其单日周转次数已是杭州的一倍,某方面来说已位列全大陆之最。
  
  “‘方便’,是我们最大的考虑。”技术背景出身的周齐指出,太原目前共有967个自行车点,2万辆自行车,每个自行车点距离不超过500公尺,基本上走几步路就可看到一个站。 更重要的是,太原公共自行车租用一小时内免费,比台北UBike的半小时还要多一倍。逾一小时后采累进费率,每小时加收人民币一元,最多每小时人民币三元,等于骑上三小时还不到新台币十五元,价格上也颇具诱因。
  
  “我们这真的是公益性质了。”周齐说,该系统去年投入人民币1.6亿元(约新台币7.8亿元),至今亏损人民币3,000多万元,主要是免费租用率达99%,基本上没有收入。
  
  (未完)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14年第1期/总第281期
  
(责任编辑:现代物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Copyright © 2011 云南现代物业杂志社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滇ICP备1300051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