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锐观察| CEO视野| 物管实务| 空间计划| 物管专家文集| 相对论| 发展论坛 | 培训|
当前位置: 主页 >物管专家文集 >黄世孟 >

城市地陷与物业管理的潜在价值

时间:2015-11-25 14:50来源:现代物业杂志社 作者:黄世孟 点击:
判断地陷的成因及责任,需要深厚的地质及工程学专业背景,似乎物业管理者无从介入,但从设施生命周期后段的使用维护管理观点看,无论是土木物业或建筑物业基础信息,有关数据保存、整理、更新、使用之存在需求,这才是物业管理服务值得发挥的价值
  地陷现象如若发生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管理者仅有坐以待毙的份儿吗?判断地陷的成因及责任,需要深厚的地质及工程学专业背景,似乎物业管理者无从介入,但从设施生命周期后段的使用维护管理观点看,无论是土木物业或建筑物业基础信息,有关数据保存、整理、更新、使用之存在需求,这才是物业管理服务值得发挥的价值。
  
  前言
  
  天有天文、地有地文。天文有气流、水文有水流。天上的气流影响气候,气候变迁是造成天灾的原因之一。同理言之,地下的水文与水流,也是造成城市地层下陷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地下水与水流之水文、地质、土壤等课题,乃从事任何地上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工程建设乃至居住生活,人人必须学习的知识并须掌握的常识。
  
  城市居住小区的地陷灾害事件,究竟是天灾或人祸?回顾台湾灾害事件个案而言,引发祸因非常多样,很难立刻分析祸因,但居住小区地质工程信息,如何传递给后续居住使用管理者,确实是重要课题。本文将报道台湾城市地陷的灾害与纠纷事件外,同时也提出物业管理者如何对应城市地陷课题之对策。
  
  城市地陷
  
  《现代物业》曾策划“城市地陷”话题,提问物业管理人员可能的贡献面向有何?的确是好问题。如果定义“地陷”归结为道路破洞,小区建筑的裂缝、歪斜或不均匀沉陷,乃至造成建物整体沉陷、垮塌等现象,探讨地陷定义之各种现象与城市建设、建筑设计、物业管理三者间之关系,能够发现确实存在居住安全的管控盲区。
  
  究竟城市发生地陷的情况有哪些种类?原因何在?是否可以在事故发生前作出预警并采取有效的避险措施?作为建筑物实际“守护者”之物业管理人员,是否有可能成为建筑物周边安全影响的预警员?这一职责需要物业管理人员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和新的工具?
  
  本文首先从台湾发生城市地陷之新闻事件着手分析,针对三年来曾经发生过多次地层下陷新闻事件,仅选择代表性的几则新闻报道如下:
  
  新闻事件
  
  【2013年6月28日,高雄】高市路面下陷 漏夜抢修
  
  高雄市鼎金国小前的快车道今天疑因下水道破裂,导致路面地基遭淘空下陷,并造成一名机车骑士摔伤,现场漏夜抢修中。
  
  鼎金国小前鼎山街靠近分隔岛的北上快车道内侧,下午路面突然下陷,形成宽约80公分、深近3公尺的坑洞,附近柏油路面由于地基已被淘空,也岌岌可危。路过车辆见状纷纷闪避,改走慢车道,陈姓男子骑机车路过,绕过前方车辆,变换至内侧快车道,不慎误闯坑洞,前轮一头栽进坑洞,整个人摔出车外“犁田”,造成下巴及全身多处擦伤,机车也严重损坏。
  
  ……
  
  道路坍塌原因经水利局初步分析,应是附近下水道系统破损,外泄水流淘空路面地基所致,现场已设安全围篱,正漏夜抢修破损管线并回填下陷路面。水利局表示,将漏夜尽速完成初步抢修工程并恢复通车,并将全面检修附近下水道,防止意外重演。
  
  关键词:地下水管破裂、地基淘空、路面下陷、抢修破损管线
  
  【2010年2月25日,台北】捷运信义线施工损邻大楼龟裂柱面挤压碎裂
  
  捷运信义线施工造成临近的家美信义大厦墙壁多处龟裂,一楼地板、柱面挤压碎裂,协调此案的台北市议员林奕华25日召开记者会,痛批捷运局南工处与承造的大陆工程公司根本在“唱双簧”,置住户性命安全不顾。捷运局南工处周文彬副处长承诺,将要求大陆工程3月中前开始进行损邻鉴定。
  
  林奕华表示,家美信义大厦位在捷运文湖线大安站旁,信义线自2007年在附近开挖后,住户室内、大楼公共区域和地下停车场陆续出现龟裂的现象,有些裂痕甚至出现在大梁上,以及一楼骑楼地板挤压碎裂,柱子的大理石砖面也多次崩落,令住户惶惶不安,深怕捷运施工已大大影响建物结构,更怕哪天一地震,大楼便应声而垮!
  
  ……
  
  由于昨天傍晚骑楼柱子大理石砖面又快要掉落,大厦龟裂情形也愈加恶化,林奕华请捷运局要求大陆工程立刻开始进行损邻鉴定工作,不然就扣下其工程款项,改由捷运局处理并将大陆工程列为不受欢迎名单;若捷运局再不积极作为,林奕华不排除将全案移请“政风处”调查。捷运局南工处周文彬副处长承诺,将要求大陆工程3月中前开始进行损邻鉴定。
  
  关键词:地铁工程、大楼墙面龟列、墙面石材崩落、施工损邻、损邻鉴定
  
  【2009年12月8日,台中】地层下陷减缓  厂商松口气  对于将在彰化设厂的国光石化、行经云林的高铁,及台塑六轻厂等影响皆减轻
  
  台湾西部沿海地区2009年的地层下陷情况,已缓和下来。官方水利部门昨(7)日透露,2009年西部地区的地层持续下陷面积,已由2001年的1,539平方公里,锐减至520.1平方公里;同样地,2009年最大的年下陷速率,也由2001年的17.6公分再锐减至7.4公分。
  
  水利部门表示,云林县境的高铁沿线3公里宽的范围内,累计封填深层水井29口,停用39口,使得高铁墩柱的地层,2008年下陷速率,已由2005年的10.6公分,减缓至7公分。至于高铁该路段沿线最大累积下陷量约达50公分,还在高铁可容许计划范围内。
  
  ……
  
  水利部门说,地层下陷防治执行方案,自1995年起至2000年止,累计违法水井封填口数达2,895口;另自2001年至2008年累计违法水井封填口数达1,677口,上述的封井措施,的确可减缓当地地层下陷恶化的情况。同样被列为地层下陷较为严重的彰化大城,彰化县大城乡公有合法水井封停实施计划,将办理水利会渠道改善工程,并增设旧浊水溪“倒伏堰”,藉以加强地面水的供应,累计封填深层水井为22口。
  
  关键词:地层下陷、违法水井、超抽地下水、封填深水井、加强地面水供应
  
  藉由前述台湾三则报道地陷新闻,可以分析归纳地层下陷(地陷)的几种现象:
  
  一、地陷范围:面积有大有小,面积大者跨越县市辖区,超过一千平方公里以上,面积小者小至道路上的几个坑洞。
  
  二、地陷速度:有快有慢,速度慢者十年间下陷十几公分,速度快者几乎无预警地发生下陷灾害。
  
  三、地陷因素:主要为工程建设、地下水两因素,因为地下水文遭受地表各类型工程建设的扰乱,改变了地下水的水文系统,造成扰动后的地下水流冲刷地下层的土壤,例如沙质土壤即容易遭受扰动流失,以致淘空地基土方,造成地陷。
  
  其实地陷灾害在中外及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大陆2011年10月,福州晋安紫阳新园小区发生地陷,被曝与相邻商场建设开挖地下车库有关。2013年1月,广州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地陷,导致地上建筑物整体掉入坑中。尤其2013年4月,报道过深圳景洲大厦小区发生地陷,导致一名物管保安丧生。我撰写本文时无意中也发现如下一则新闻报道,确实相当震撼人心。
  
  【2013年4月7日,许昌】轰!房屋塌陷形成水坑 老翁遭溺毙
  
  河南省许昌县武庄村发生一起民宅离奇塌陷的事故,一名83岁的老先生来不及逃出,跌入塌陷形成的水坑中溺毙,目前塌陷面积仍缓慢扩散,已经达到12公尺宽,18公尺长的面积,周围42户村民不敢回家居住,怀疑地面塌陷与村头铁矿开采有关,不过官方表示,塌陷原因还在调查中。
  
  ……
  
  怎么平地会突然塌陷,民众怀疑,是附近挖铁矿挖出来的,河南省许昌县武庄村民:“他都是随便挖矿的,整个村庄基本上,都被掏空了。”只是对于居民的揣测,官方极力撇清,河南省许昌县武庄村官员:“不可能这一家突然掉下去,等到专家结果出来,现在谁也说不清楚怎么回事。”目前当地的灾民全被安置在帐篷里,等候官方厘清真相。
  
  关键词:民宅地面塌陷、铁矿开采、地基掏空、塌陷鉴定、安置计划
  
  经由城市地陷新闻报道,藉由关键词归纳地陷主要影响因素,我尝试自问自答,提出下列五项问题,说明台湾城市的地陷事件,探讨作为建筑物实际守护者之物业管理人员,是否有可能成为建筑物周边安全影响的预警员,以及这一职责需要物业管理人员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和新的工具?
  
  问题探讨
  
  一、台湾是否发生过居住小区内部地陷的事件?都是何种原因造成?
  
  台湾各城市的居住小区内部,确实曾经发生过地陷事件,事件发生时间可划分为施工中与启用后两时段,主要原因说明如下:
  
  施工中——小区开发兴建施工中,营建单位未能事先妥善检测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造成施工基地地盘不均匀沉陷,或工地开挖地下室后四周的边坡不稳定,产生挡土墙垮塌并危及周边的邻房,造成损邻的公安纠纷与赔偿事件。
  
  启用后——当小区居民入住建筑后,居住小区内也会产生地陷事件,造成原因往往涉及基地内部或毗邻周边进行工程建设,譬如城市地铁施工、开辟道路、兴建大楼时做地下连续壁、开挖地下室等。由于进行地盘深开挖大地工程,影响地下水位高低变化,改变了地下水流动之水文系统,以致造成地陷工程灾害。
  
  二、营建单位应该对建设项目的地质结构和地理位置有怎样的判断?应该如何将这部分信息传达给项目的后续管理者?
  
  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一件多样且复杂的整合性工程,可划分土木与建筑两类型工程加以说明:
  
  土木工程——城市整体规划、小区团块设计之阶段,属于规划设计前期阶段的专业工程师,必须汇整国土或区域范围的大地盘地质数据,譬如有无地震记录、地震震度等级、地盘有无断层带(特别重视有无活断层)、地质特征与土壤种类、台风风速与雨量数据、水灾记录与水文数据……土木工程师及营建单位,均须基于前述各项基本信息,判断地理位置的地质结构,从事基础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营造。一般这部分信息会保存在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给项目的后续管理者使用。
  
  建筑工程——城市土木工程建设的专业与责任,在于整理出提供人民安全且可持续使用的土地,从事房地产建筑开发与建设。此种层级的开发规模之地质结构信息,在台湾有相关的法令规定,一般于施工阶段必须执行地质钻探,依据开发建筑面积的大小,决定必须执行地质钻探孔数。此专业属土木领域的大地工程师,依据大环境的地盘地质数据,结合开发基地内新增的地质钻探孔数后,依据所得的地质数据分析地质特征、绘制地质结构立体图、厘清地下水的水位高低及潜在位置,以作为建筑师从事地上物建筑设计之依据。地质钻探这部分信息相当技术性,县市政府经常仅保存部分数据而已。
  
  因此,谈营建单位如何将地质结构数据传达给项目的后续管理者(系指工程竣工后仍有意使用此类专业数据者),在台湾必须划分成土木类与建筑类,土木数据(无论是纸本或数字数据)公部门保存尚称完整。建筑数据理论上公部门仍须完整保存,但涉及非常专业且数据数量庞大的内容,例如土壤样本、钻探报告书等,当前公部门并无完整保存,但一般的建筑师事务所、营造厂单位等,也不会长期保存,确实是一项盲点也是问题。反之,若从设施生命周期后段的使用维护管理观点,无论是土木物业或建筑物业基础信息,有关数据保存、整理、更新、使用之存在需求,这才是物业管理服务值得拓展之商机。
  
  三、项目营建过程中,施工监理单位如何对潜在的地质危险发出预警?如何对施工行为可能造成的事故进行估量和评判?
  
  如果自问这个问题,内容本质已经偏属施工阶段的营建管理领域,也许远离了从事物业管理服务范畴。换言之,施工阶段的工程究竟有哪些信息必须传给后阶段物业管理来承接,也许就是一项问题。
  
  项目营建过程中,施工监理单位对于工程地质的危险与风险,须有一套完整的监测系统,取得实时的信息发布预警,避免造成事故与灾害。施工工地及涉及影响范围事前规划设置监测系统,就是当前营建监理单位的技术性操作。监测系统包括:(一)地盘土壤动态——水平位移或沉陷;(二)地下水位——挖井设置监测地下水位高低的监测器;(三)噪音量测——施工位置若在人口密集的都会区内,要求工程噪音必须低于规范分贝以下;(四)定期检测邻房建筑物是否因工程施作造成倾斜或不均匀沉陷,避免进入损邻鉴定的恶局。
  
  四、台湾如若发生类似景洲大厦的地陷事故,造成事故的营建单位应该承担何种责任?是否有相应的约束和惩戒机制?
  
  深圳景洲大厦小区2013年4月发生地陷导致一名物管保安丧生。2013年6月11日有一篇新闻报道:
  
  深圳市福田区一小区26日下午发生地陷,一名小区保安不幸坠亡。目前,对该地陷坑洞正在进行填埋作业。
  
  记者在事发现场了解到,凹陷的“地洞”直径约6米、深约4层楼,目前已经拉起警戒线,不少工人正在往坑里填埋沙袋。景洲大厦于1999年完工,与小区地陷发生2米远处是一处在建工地。据事发小区深圳景洲大厦业主大会执行秘书邹家健讲述,不幸身亡的保安为深圳市之平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保安员,地陷发生后,保安去附近为居民设置警戒线,地陷坑进一步扩大致使保安坠落,最终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目前,塌陷造成小区近400户居民停水。记者看到不少居民提着水桶从小区附近装消防用水回家,正常生活尚未完全恢复。
  
  依据新闻报道内容,深圳景洲大厦小区工程已经竣工,400户居民迁入居住的小区,导致小区内地陷的原因,究竟是原营建单位或邻近一处施工营建单位之责任,两者关系的厘清是必要的。依据台湾的案例经验,造成景洲大厦小区地陷的主要关键,必须厘清下陷区的水,究竟是否属于小区内部给排水管的破裂,造成土壤冲刷流失导致地陷灾害。若属实则景洲大厦小区原营建单位必须承担责任。
  
  反之,若怀疑拟追究景洲大厦小区地陷发生2米处,邻近的一处建筑工地,因为工程施作导致损害邻地,造成地盘地陷,下陷地洞的水就是邻地流入的地下水,则须提出相当有利的证据,否则相当难打官司。
  
  五、物业管理人员是否可以承担物业建成后安全预警员的职责?这一职责需要物业管理人员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和新的工具?
  
  在台湾,物业管理人员被要求承担物业建成后安全预警员的职责,首先必须界定物业管理人员担任何种专业与角色。譬如台湾一般公寓大厦的物业管理保全人员、保洁人员,可能没有能力从事所谓安全预警员的职责。因为预警员专业职责贵于会发觉现象,记录问题、转达决策。然而,单就发觉现象除了有心、用心想做好,仍然是不够的,必须仍拥有一定水平的专业知识才行。举例言之,若能发觉建筑物的龟裂现象,譬如隔间墙壁的龟裂或承重柱梁的龟裂,同样是龟裂现象,问题的严重性及急迫性则相距百千倍,一般没有专业、经过训练的物业管理人员,很难做好。
  
  若以地陷为例,此类现象的发生是会有征兆的(当然突发事件也有),因此一般容许有时间详细对应处理。当前台湾社会正迈入人口高龄化、房屋也高龄化的时机。台北市政府正积极推动老屋健诊的防灾预警机制,房屋健诊作业一般委托专业第三方。从建筑物用途与类别出发,依据每年、每季或每月的个案需求,从事建成环境的使用后评估。从事此类型的专业素养,要求必须拥有建筑病理学知识,以及从事过建筑整建维护的实务经验,也经常要使用高科技的健诊检测仪器,包括非破坏检测仪器、红外线侦测器、管线内视镜、数字摄像机等新工具。藉由这些新工具记录问题,转达决策层峰。
  
  结语
  
  地陷事件仍是大地工程的难题之一,主因归结于地下水、地质土壤、工程建设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虽然建筑物实际守护者之物业管理人员,可能有机会发觉潜伏的地陷现象,但是否一定需要将此类型的职责,也勉强纳为小区防灾的预警员?颇有存疑。仅此浅见,敬请指教。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13年第7期/总第263期
(责任编辑:现代物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运营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15号富海中心2号楼1503室 邮编:100088
客服:010-58403431 移动:15810208746

采编中心:云南省昆明市北京路(北站)SOHO俊园大厦10栋2单元3210室 邮编:650224
客服:0871-65700710 移动: 13708860992
E-mail:xdwy200175@126.com xdwyfm@126.com
Copyright © 2011 云南现代物业杂志社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滇ICP备1300051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