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
物管市场化:改变物业微利的有效举措
【四】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翟 峰
其三,大力开拓投资型物业。
可以说,经受了2005年宏观调控洗礼的不少物管企业,已开始比较理性地规划今后其物业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方向,已开始积极思考如何大力开拓投资型物业市场化运作的新问题。
据笔者观察,一些2005年业绩卓著的物管项目已成为投资型物业市场关注和探究的热点,特别是集住、公寓、写字楼和商铺为一体的综合性投资型物业项目,更引起了不少思维超前、理念新颖的物管企业的热切关注。而这种热切关注的焦点,又更多地集中在“公寓的境外推广、写字楼的短期持有和体现尊贵品质的专区服务”这种投资型物业营销的层面上。
所谓“公寓的境外推广”,即指物管公司通过积极分析物业投资市场形势,速即调整营销思路,联动海外中介,而实现了公寓项目销售境外的目标。
此系投资型物业营销手段之一。
众所周知,近年来激情迸发的公寓市场助长了投机行业的表现,掩盖了投资型物业的真实水平。当抑制投机行业的调控政策出台后,很多投资型物业的销售方式也陷入了困境。
例如,作为集住宅、酒店或公寓、写字楼和商业街为一体的综合性物业项目拥有者的上海浦东新区东晶国际,其二期精装修的酒店式公寓开盘时几乎无人问津。
为此,东晶国际的投资型物业开发商快速调整营销策略,与海外中介机构形成联动,将推广视角转向欧美,使客源得以稳固增长。
目前价格在每平方米2.6万元的酒店式公寓已经完成80%的销售,其中80%的客户均为欧洲外籍人士。
由于项目很好的把握了与海外机构的合作协议,并通过7%的投资回报和多日免费居住权等保障性物管项目予以组合,从而使该投资型物业项目在困境中借外力成就了业绩。
注:作者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环科学会、中国土木建筑学会会员。现任四川省和广元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城环资工委主任。
【待续】
(责任编辑:现代物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