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锐观察| CEO视野| 物管实务| 空间计划| 物管专家文集| 相对论| 发展论坛 | 培训|
当前位置: 主页 >每月视点 >

2007年第2期:教改中的物管人才现状——物管人才供需不平衡专题(3)

时间:2015-11-21 17: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贺云华 翁国强 黄安永 点击:
高校办好物业管理专业的定位思考 文/黄安永 高等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场所,是提供求知的殿堂,是追求人生理想、献身社会的加油站。高校专业对青年人成才非常重要,但近期我得知一些高校刚刚开办物业管理专业五六年
 
 
 
高校办好物业管理专业的定位思考
文/黄安永
 
      高等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场所,是提供求知的殿堂,是追求人生理想、献身社会的加油站。高校专业对青年人成才非常重要,但近期我得知一些高校刚刚开办物业管理专业五六年时间便开始停招撤消了,我很惊讶!现写上一点细微感言,仅供同行们参考。
 
      物业管理行业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物业管理最早围绕着改革开放后新建住房管理问题于1981年3月10日在深圳诞生,很快,它就以崭新的管理模式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闻名于全国。1992年,我国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物业管理伴随着市场经济而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万多家物业管理企业,从业人员近300万人,然而具有学历懂得专业的人员却很少。笔者2003年曾经对南京市物业管理队伍做过一次调查,在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500多家企业中,经过高等教育培养的企业经理,本科以上才十几人,许多企业经理是大专学历,而且很多企业经理是工作以后通过各种途径参加成人教育学习获取知识,更多企业领导是通过参加建设部1998年实行的企业经理和部门经理培训上岗的十来天短训班进行学习。可以想象物业管理企业的领导文化层次较低,许多矛盾问题出现也就正常了。物业管理要想快速发展,物业管理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引进人才,对大学生需求是必然的。
 
      一些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开设物业管理专业也是正确的
      由于事业扩大,行业发展,对人才渴求越来越迫切,然而现实人才的匮乏却成为物业管理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一些高校抓住需求时机开设物业管理专业,为新行业输送人才是正确的。笔者记得比较早办物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是北方的两所学校,是在1997、1998年,有关专业老师还到我校与笔者进行教学大纲的讨论和切磋。直到本世纪初,办物业管理本专科的高校快速升温,据了解仅江苏就有5-6所。
      物业管理是一个文理交融的边缘学科。它不仅需要工科类的专业技术知识,如建筑学、土木结构、建筑材料、计算机、给排水、能源动力、园艺学、智能化控制、环境保护等,同时还需要管理类文科知识,如管理学、心理学、统计学、法学、社会学、美学等。许多高校利用原有学科群的优势,积极开拓新领域新专业,不仅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又不断增加专业、满足社会需求、扩大学校规模,做出了其应有的成绩。
 
      当前一些高校退出办物业管理专业现状分析
      高校办一个专业决不简单,不是开一些课程就行了,相反,它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也需要不断地摸索和总结。一个健全专业通常需要20年(4-5届学生循环)才能成熟起来。一些老学科、品牌专业更是通过数代教师共同努力奋斗,经过多年摸索总结,不断完善积累而成。当前,一些高校办物业管理专业过程中,还存在着急功近利、浮躁性思想,出现了大进大退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定位不准
      高校办专业理应是一件十分慎重、严肃之事。首先,要从思想上明确为什么办,怎样办;其次,对学生如何培养,其管理模式如何设定要有明确认识;再次,办专业层次要清晰,是专科、本科,还是开展研究生的培养,对各类学生的培养其校园的硬件设施是否能够满足,学生求学知识的必要的实验设备及手段能否提供等。这些关键问题未搞清楚,未弄明白物业管理专业就匆匆上马,势必出现问题,便难以坚持下去。
      2、专业系统性较差
      一个专业设置前就必须考虑好专业系统性,要考虑该专业的特点,未来就业方向,设定好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编排好教学大纲及流程。对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坚持四个不断线,即法律知识不断线,管理知识不断线,工程技术不断线,英语计算机基础不断线。所谓不断线就是大学四年中一定要考虑安排好并要衔接好,而不能随意“拼盘”,不能缺乏系统性。
      3、教学规律缺乏研究
      一个专业办好的前提是必须掌握该专业的教学规律,认真地分析受教育者对该专业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总结其规律。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规律中有两点需要认真研究:一是文理交融,深度广度如何把握,太深了枯燥无味,太浅了无法显现科学性;二是理论与实践把握,物业管理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是需要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本、专科生不同)需要哪些实践操作,其实践范围和深度如何体现,确实需要不断总结摸索。笔者曾经到一些学校开展讲座,有些学生对到住宅小区(楼宇)内进行实践很有意见,认为花较长时间去摸索几天就搞定的一些基础知识,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没有必要。
      4、教材建设滞后
      办专业需要一系列完整的教科书,这也是办专业的基础。因为教科书将会给所选择该专业的学生最充实的知识,让他们了解该学科专业发展的历史,未来的趋势。本专业的前沿及该专业最基本的核心竞争力——技能。然而,一些高校物业管理专业不重视教材建设,也没认真针对该校培养目标选择教材,而是选择一些并不能代表目前业内发展研究水平的教材,使得学生对这个专业缺乏信心。客观地讲,国家目前还没有统编教材,主观上来看是一些办专业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教材选择上一是缺乏针对性,根据不同招收学员(本、专科生)需求选择不同类教材;二是自编讲义仅是简单地模仿照搬,缺乏本学校本行业特色。总之,教材建设滞后将给培养学生带来难度。
      5、师资缺乏
      办学校一靠校长,二靠教师。办专业没有师资不行,物业管理专业办学过程中,教师是关键。目前许多学校从事物业管理的教师一是太年轻化,二是水平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教师年轻,教学经验较少。教师功底较浅,教师本身掌握的物业管理知识就有限,面对着求学的大学生底气不足,只是照本宣科,学生不满意;二是一些教师以典型案例代替理论知识传授,以介绍典型案例完成学时,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学完课后总感觉自己没学到什么,对未来工作充满恐惧感,感到难以胜任。办好物业管理专业需要一批精通理论,了解社会实际,知道目前物业管理现状,并对未来专业发展前沿有所把握的教师,这样的教师现在高校中确实不多,这给办好物业管理专业带来不少的困难。
 
      办好物业管理专业的几点建议
      办好一个专业不是几年的事,也不是一两届学生开课之事,而是一个时间较长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认真地分析目前物业管理市场状况,企业人力资源状况以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质量要求等情况,科学地进行专业定位、招生、教育培养,而决不能像社会上有了几个人,找一个地方,选定几本教材就办专业了,这将是误人子弟。根据笔者十几年对该行业调查研究,从事一些科研课题调研,在此提出三点建议:
      1、在办学方向、办专业目标还未确定之前,物业管理专业到底以什么样的课程作为主干课程,让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水平达到何种程度,学校间、行业内还未形成统一认识与统一标准。在此之前,在学校师资还较缺乏的情况下,建议近两三年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以培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为先导的技能教育作为普及面开展教学更为合适。有利于解决目前物业管理企业对应用型人力资源的需求。
      2、对一些师资雄厚、办学较好、学科群优势的知名高校(尤其是211或985重点院校)可以通过招收研究生的方式开展一些物业管理理论的研究。这部分学生毕业之后便可以到政府物业管理行政职能部门工作,也可以到一般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从事教学工作,或是到物业管理咨询部门开展咨询指导工作,为办好物业管理专业奠定基础。
      3、国家教育部门和物业管理行业的行政专管部门应加强对物业管理专业的指导,尽快形成全国物业管理专业教学研究组织体系和网络,以便指导各类学校的办学,形成统一培养目标,统一办学要求,统一教材安排,统一办学考核,从而有利于物业管理专业健康发展。
      随着物业管理在我国不断深入和发展,物业管理人才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物业管理专业的办学随着各高校认真地总结之后也会重新振作起来,办出特色。
 
 
(作者系东南大学物业管理研究所教授)
 
原载于《现代物业》2007年第2期总第56期
(责任编辑:现代物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运营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15号富海中心2号楼1503室 邮编:100088
客服:010-58403431 移动:15810208746

采编中心:云南省昆明市北京路(北站)SOHO俊园大厦10栋2单元3210室 邮编:650224
客服:0871-65700710 移动: 13708860992
E-mail:xdwy200175@126.com xdwyfm@126.com
Copyright © 2011 云南现代物业杂志社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滇ICP备1300051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