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过去的十年一样,每到岁末,《现代物业》都会为下一年的行业特征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关键词。2011年11月,在研判中国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现代物业编辑部决定选择“转型”作为关键词,来标注社会发展和经济背景影响之下2012年全年的物业管理行业的走向和特征。
选择这类预测性的关键词,相较于马后炮似的年末回顾而言,具有较大的风险。因为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使然,更有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始终处于抑制与反弹的不断较量之间。尤其是住宅物业,在流言蜚语中蠢蠢欲动,此起彼伏,又在政策高压之下隔夜成灰。土地财政承受重压,两年前寸土寸金的阔绰转眼成囧,地方政府期待房价翻身如暗流涌动,被暂时压抑的房价如同被临时关进笼子里的野狼,终日烦躁不安地徘徊,低声呜咽。
无论如何,转型成为必须之选。那种地产只管开发,维护和管理甩手扔给物业管理的日子已经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物业管理以及地产人士认同,物业管理的内涵正在扩大,无论是舶来还是土生,凡是属于有利于物业保值增值和满足业主于物业之上派生需求的各类手段,均可纳入泛物业管理的正道。正如世邦魏理仕曾经强调自己在资产管理方面、仲量联行强调自己在设施管理方面、戴德梁行强调自己在规划与策划方面的优势一样,外企们从刚踏入中国大陆时还含糊扭捏地试图在细节上与内地粗放的物业管理保持距离,至今则早已深入物业管理腹地,祭起了各自的专业大旗。8月中旬,始终在物业开发与管理两条阵线都有高调表现的SOHO中国潘石屹宣称,转型后的SOHO中国将持有北京、上海的优质办公商业物业,且三年后公司的盈利将主要来源于租金收入。潘还声明,这是一个经过了反复分析和测算的重大决定。一个从物业开发转型而来的物业经营重量级企业,跃然现世。
用“识时务者为俊杰”来评价企业家们的机变,并不足以概括他们审时度势的时代含义。2009年中国经济投资刺激计划的后遗症令人至今谈虎色变,激进的基建投资刺激楼市拉动经济,就像往一只总是填不满的爆竹里塞火药,炫丽灿烂的预期背后伴随一触即发的危险。而投资收紧后消费却难以启动的现实,让地产商们在资金链断裂的威胁下再难掩饰镇静背后的焦虑,他们不得不同地方政府一道,重新审视和质疑曾经畅行无阻了数年的一切掀翻、压碎、填平、重建的开发模式。
对比香港和内地的地产企业,一个颇有时代烙印的现象是香港更倾向于称之为“发展商”,而内地则几乎都叫做“开发商”。前者更有可持续发展与永续经营的深远意味,而后者炫耀的是平地拔高和从无至有。虽然当港资进入内地,仍无例外地流入掀——碎——填——建的单一模式,且与内资合并后在近些年很快领教了“即建即卖赚钱脱手走人”的惊喜和甜头。但是纵观彼岸,港台两地物业建设与管理之间,产业结构日趋相互融入,技术领域分工愈加精细,物业管理已经在资产、设施、商业、办公,以及人性化业主服务方面深入拓展,甚至已经渗入到物业的量身定做、改头换面、修身美容、品质重塑等重新激发物业生命活力的方方面面。
与港台曾经情况相似的沪、深、广等地区,以及更多在最近剧增猛建中央商务区、中央办公区的内地一二线城市,他们更像是用履带换掉了轮胎,认为转战非住宅物业能够使自己走出政策调控带来的泥淖。虽然一些开发商从精明的选址选项中重拾商机,但是忽略物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仍未改观,尊重和引入专业管理机构全面介入仍欠力度。在住宅物业曾经长期生效的“一锤子买卖”依旧在非住宅物业中心存侥幸,“招商”常常成为扔包袱的潜台词,“持有物业”就成了不能一下子脱手的山芋只好自己煮着慢慢吃。
转型,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一如“刺激城乡居民消费”之于国民经济转型;也如“保障广大投资者利益”之于股市转型。几年下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些不仅成了废话,还几乎成了谎话。房地产和物业管理的转型,同样需要更多的实际行动和政策鼓励。
原载于《现代物业·新业主》2012年第9期/总第234期
(责任编辑:现代物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