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业发展论坛·物业管理财富与机会
暨第五届物业管理专业教学研讨会
会议实录(九)专题七:教育·科研
及闭幕式
时间:2012年7月2日上午11:00-12:15
杜功仁(本时段主持人):大家好,接下来由我为大家主持第三个时段,也是这次论坛最后议程的研讨会,主题是有关教育和科研。有三位主讲人,第一位是黄安永教授,他是三江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院长,东南大学物业管理研究所所长,为我们演讲的主题是《凝练特色、整合力量、办好物业管理专业》,我们有请黄安永教授。
黄安永:各位企业老总,各位专家学者,上午好。昨天到今天上午有十几位来自方方面面的企业家、学者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不同的层面、各个角度谈到了物业管理,围绕物业管理的财富与机会展开了多番讨论,也进行热烈的交流,给我很多的启发和思考。原来组委会告诉我一个错觉,我以为是在上海上次有关教学改革与研究这个论坛的继续,所以我原有的是把教育部、建设部有关这个专业多范围的信息,沟通给大家。但我发现今天来到的学校比较少,企业比较多,谈论的问题比较热烈。我在全国最早办了物业管理研究所,因此从1996年给我们做了大量的课题,我昨天一直没有发言,我感觉到很多的企业家信息不对称,如果想把物业管理做好,如果信息不对称、落脚点不准确,可能走弯路,而且可能只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在这儿想了一下,把我讲话的专业浓缩一点,在前面我谈四个观点,引起大家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第一,物业管理的内涵与定位。昨天一开始就围绕物业管理到底是什么,专家都发表了看法。我提醒大家物业管理的产生,是深圳经济的试验田,是从香港引进过来的,定位非常明显,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国家《物业管理条例》的第二条非常准确,多次在研究,中国又出现一个特殊的情况,中国一开始并不是进入示范经济,多种方法带来的多种多元,但本质不能变。最近我在修改江苏物业条例的时候专门研究这个,所以省里发改委的主任,说完全正确,因为我记得面对的是什么呢?我们的老小区、住房制度的改革中我们有混乱,混乱在哪里?卖给大家的房子仅仅是授权,公共财产没有给业主,所以很多业主不付费,有他的道理。当时物业管理处的处长给我一个任务,东北的供暖系统,为什么业主不交费的原因,我做了大量的原因。《物权法》颁布的更清晰,所以希望大家物业管理的关注是市场经济,在我们转制过程当中出现很多干预,政府做了很多规定,这只是一个过渡的时期。我在很多论坛上讲这样一句话,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否则我们物业很难搞下去,包括我们的保障房、老小区。
第二,物业管理一定要注意,不要老在物业管理的企业来考虑,要换位思考,从业主的需求来工作。按照现在前阶段总理时提到银行经营,一定要考虑我们的实际。目前听见很多企业的怨言,我的观点是跳开物业管理看物业管理,从业主需求看物业管理,你的路就清晰了。所以在这里我讲物业管理的需要者是谁?是业主,物业管理的受益者是谁?业主。所以我告诉他们,应该是业主产权人,所以物业管理所做的一切,需要得到产权人的认同,才可能做好,企业才有可能生存。所以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好业主、指导好业主,行使他应有的权利是关键。北京住建委的主任专门谈到业主,下一步要把原有的主体还给业主。我们的目标是把业主培养起来,建立主导思想,否则物业公司做的都是一团乱麻,我认为我们的政府开始清醒了,物业企业更要关注了,否则我们做的事很可能也会出现差异。所以在这儿我想给大家一定要关注需求者、购买者、受益者、研究者,他们怎样成立好自己的组织,行使自己的权利,做好自治自理的条件。我今天讲业主委员会能正确行使自己实质的一小步,中国的法制就会进一大步,道理就在这儿。
第三,大家提到很多物业的转型,转型做什么,大型企业提出可以做电子商务等等,我赞同,我也看到很多,但小企业怎么办?我告诉大家28、29号山东济南就召开了山东省物业管理非常重要的课题,构建和谐社区,小企业如何发展的一个论坛。我在上面说一定要明确什么呢?一定要注意物业管理是一个服务的平台,物业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集约商,昨天已经有人提到,我完全赞成,一定要结合企业的资源、结合业主的需求做你自己的事。所以山东做得很好,家政业进入小企业,又出现我们对阳光孩子的关照等等,都围绕着小企业找出路。所以我今天论坛说的一句话,大家在这里谁做得最好,我说物业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最后,在这儿同样告诉大家,物业管理要做好,不要闷头做,一定要关注政府的顶层设计。这次通过江苏物业管理条例的修订,我全过程参加,而且主持起草了以后,我得到了,在座的企业家很辛苦,更不是理论化、理想化,也不是法治委员会的一厢情愿,而是政府跟各职能部门利益博弈的综合结果。很多政府职能部门大量反弹我,这次我跟省人防办,拿到总书记的批文,平时要注意对人防的要求,最后被弹回下来,地下车库是没有资格去卖的。我听过参加几次政府的议论,希望我们不张开,要关注政府的顶层设计。最近山东跟他们交流了,物业管理条件修改的领导跟我谈了,很不容易,后来物业管理的条例,大幅度关照物业企业,但不等于你能做。我今天讲中国物业管理企业是可爱的,老百姓也是可爱的,只要法律出来,哪个企业、哪个老百姓敢违法?只有我们的顶层设计者。所以要关注,希望物业通过这个能够有序发展。
我们看到物业财富与机会需要的是人才,人才中间从我们的高校开始,是很关键的。我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有大胆的调研和想法,在这儿简单跟大家讲。我们物业管理已经发展了30多年,从深圳住宅物业管理到全国各地延伸到办公商业工业园区,所以大家无所不包,人才大量的缺乏。所以告诉大家人才的缺乏,促进各高校开设物业管理专业。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国开展物业管理已达到125.46322亿平方米,全国共有企业为58,406家。然而物业管理水平却不能令人满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才队伍问题。我们有学历的不到7%,有500万的队伍中间如何走呢?很多学校开设了物业管理课,但现实是什么?现实中大量应用的是“40、50”的下岗职工,是单位部分的分流人员,还有部队复员军人,他们是简单培训而来的,我的员工为什么没有老总对物业那么高的境界呢?一,企业文化,二,他的基础决定他。所以这个问题中间我给大家说明,在问题当中说明,办学专业的迷盲,在这儿说最早办本科的是林业大学,黑龙江的东北林业大学98年就拿本科来设,但没有办下去,目前办得最好的都是什么呢?工程管理的背景下,培育物业管理的可行思路。也就是说,刚才多位演讲者,与工程管理为背景下,它延伸了三江到里面去,才能单独地拿出来,因为我们的主管建设部门不认可物业管理,有理论、有知识,你是拼凑来的。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学者、更多的人关注。
因为时间到了,我给大家的就是一个模块,让大家看一看。让我们整个项目开发建设管理的工程、房地产开发、工程的造价、项目的管理、房地产的估价等,这块得到大家认同的,再完善了自己,再成立专业,这样更合适,更完美。
谢谢大家。
杜功仁:谢谢黄教授的说明,接下来我们第二位演讲者是窦京然总经理,题目是《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物业设施设备管理的认知和关注》。
窦京然:尊敬的宋社长,尊敬的黄理事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我非常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昨天听了一天非常有感触,昨天晚上连夜把PPT调整了,到现在为止思路还没有理清楚,因为时间太短,想说的话太多。
这个题目说实话,是我们现在主要做的工作,就是设备设施的管理,包括这方面的宣传和培训,但在我们行业缺乏设施管理方面的文化,包括我们的消费者,也缺少这方面的认识。所以我今天主要是想借这个机会讨论通过宣传如何在这方面取得更好的突破。
这个题目也在宋社长的支持下,我们主办了一个《现代物业》杂志的栏目叫“物业管理宝典”,主要是宣传物业设施设备管理方面的问题。这方面的工作,战战兢兢,虽然有积累,但也要对得起读者,要把题写好,现在还不负使命。
我演讲的题目是想讨论目前设施管理文化缺失的原因,这确实不是我们的强项,所以我昨天调整了一下内容,重点先讲一讲我们的工作和机会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PPT上写的这个概念,我想大家都认可,物业管理的价值和最大贡献是什么?实际上是物业房屋、或者设施设备的管理,这方面的研究在物业管理整个行业的研究当中,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可喜的现象,但还不足。比如说关于国内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的研究,就我们积累的素材,在北京地区1997年,北京行业管理单位搞过一次跟踪研究,当时他们获得一个信息,就是日本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课题,已经有成果,所以国内验证一下课题的真实性、合理性所以做了一个对比研究。当时的物价持平,做了模拟,比如说一个大楼50年,售价是多少,这50年的维护费用、运营费用、改造费用等,所有费用加在一起,当时得出一个结论,和我们现在的这个结论差不多,但觉得毕竟是理论的研究,没有数据的支持,在行业并没有做广泛的推广。
我讲稿当中简单阐述目前消费者对设备设施管理,或者物业管理价值的认可度比较低,形成的原因?我刚才介绍是我个人的看法,不太成熟,欢迎大家批评质证,因为这不是我们的特长。
我们在设施设备方面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标准化、信息化、科学化,我们在横向联系的时候,这些条件往往是工业化社会具备的特征。所以我们做了联想,也查了很多资料,有这样的一种体会,我们的从业人员、消费者、整个国家的大环境,缺乏高度工业化、或者工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所以可能缺少必要的条件,所以我们把它叫社会条件的缺憾,比如说全民的素养教育。我们很多没有在一个大组织里进行高度分工复杂的合作,他们可以说不理解物业管理当中各方面的关系,或者工作的意义。所以这都是多少年的一种体会。
首先有一位代表讲,一直在做社区维权的尝试,我过去也做过,只不过现在换届了。说实话,当时做的时候有很多理想,但做完之后确实是有苦难言。其中很难和业主群体形成共识,尤其是像很多概念,大家没有共识。所以在我的讲义稿里,在我们小区里大多数是老师,知识方面应该是知识层面的消费者,但对企业客观事物的认知,跟我们的理解有差异,比如说词条的解释,能够很难理解客观的发展规律是什么。如果是这样的业主、消费者,沟通起来,房子是什么生命体?有它的诞生期、衰老期,所以我们要投入,沟通就可能很好沟通。这方面的问题不多说,我觉得是一个因素之一。
昨天有代表提到微观服务业要向现代物业服务转化、转变,但现代服务业的定义,是信息和知识高度密集的。我们现在的知识面,或者职业能力,能否达到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大家看这个定义,是依托工业化较为发达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所以这对我们提出很大的课题,要去发展我们的行业,有很多问题都会被它解决。
这么多年总的感受,公司成立9年时间了,我自己觉得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我们在做培训和推广的活动,当然也做相关的工作,我们都是从业20年的员工,我是1994年开始从事物业管理。我感谢现代物业杂志社为大家服务的机会,给我们团队带来更好的服务机会,我还有很多的感谢。
我们主要业务,一个是设施设备的管理培训。我们在2003年的时候搞了很多设备设施的免费培训,有的是一天,有的是一天半,是免费的,那时候交通部住了一个老干部,搞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得到很多从业人员、企业的欢迎和支持。所以我在2004年1月份一直到现在。在他们的支持下我们做了8期的培训。下面还有相关的,其中物业培训设施的建设,回头我会专门讲。
我们在开始做行业咨询培训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以后承接物业设施的建设,我要感谢北京的陈校长,他对我们的理念和工作非常认可,学校是北京物业管理学院规模最大的专业,每年是三个班,一百六七十个学生。我们认识了以后,申请物业设施管理专业,包括我在内,一共有5个工程技术人员在承接这个学校的物业设施建设的课程。最开始是学校的需求,其实企业也有很大方面的需要,因为面临人竞争的问题,成本提高的问题,包括面临人力资源市场的困惑,很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第二,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很多企业都把员工培养成一专多能。
谢谢。
杜功仁:谢谢窦总经理的演讲。接下来第三位演讲嘉宾,我们有请到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朱宪辰教授,为我们主讲《小区业主的根本性质就是合伙的房东》,有请朱教授。
朱宪辰:围绕这个标题“财富与机会”,财富是物业公司或者物业管理企业,他们主要的对象。昨天说了,挣钱或者增加财富,财富来自于客户,那客户就是我今天在这儿主要关注的对象。因为昨天已经说到商业、写字楼、企业的这些客户,毕竟比例小,住宅客户是最大的客户。我今天报告的内容第一是问题引出,说影响财富的问题是什么?第二,给一个关于这个问题的契约制度、财产制度主要的分析。最后分析是出于两个交易环节。第三,交易所引发导致的,是我们客户的角色,先把结论给出来,再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况。机会是来自于最后这个,把这个环节如果突破了,将会有真正的财富机遇。
首先问题的引出,这里比较小,这是在大陆喜欢用百度的搜索。搜索大家看如果你把“物业纠纷案例”打到“纠纷”两字的时候,“案例”就出来了,在自动搜索频率最高的下拉自动就有了,这是非常普遍在大陆的状况,搜索有多少呢?看这一个数字,搜索到的大约是8,550,000条,这是我昨天晚上新搜的。纠纷实际上是现在所处的状况、现实,对比一下,印在本里的是4月25日搜索的,“综合性纠纷案例”。刚才提问的时候,我们的合同为什么出毛病,这实际上就是有民事纠纷、一般纠纷、经济纠纷,具体到分类的纠纷里,这都是百度搜索里下拉现有的数字,多少万呢?1,000多万的土地纠纷,接着就是物业管理纠纷,大家觉得非常很严重的纠纷,比例并不大,我们看直观的情况,这是作为这一张图来看,土地纠纷案例是1,300多万,位居第二的是综合民事纠纷案例、经济纠纷案例、物业纠纷案例,是这么高的,700多万,昨天搜800万,往下的就是这些,这是进行网页相关搜索结果排序,最显著的是什么事?麻烦、矛盾、冲突、纠纷。
刚才是各类纠纷的横向比较,如果我们再看看沿时间变化的趋势。全国不太好找,我们举几个地方,这是浙江省高级法院的统计,在2007、2008、2009年,每年大概翻一番的速度,沈阳差不多也是这样,江苏高院去年自己报告的,每年增长1/3。究竟住宅物业在大陆出了什么毛病?纠纷如此普遍,还在积极衍生,那我们的毛病出在什么地方?毛病的原因是什么呢?当然导致的是物业公司变得经营困难了,整天忙于处理纠纷,经营就困难了。原因在哪儿呢?这里给大家很直白的结论,是两笔糊涂交易,一个交易是在购房环节,一个是在物业合同。
第一,发展商与购房业主交易环节,是最大的隐患所在。交易环节是什么问题呢?我们说一个发展商拿到政府批的地,一个宗地范围之内,但是在购房业主的住宅单元进户门之外的这一大片共有场地、建筑部位、设施设备,这本来是最重要的交易标的,但这个部分居然没有列入买卖合同,合同在这块都是控制的。那这一浑,浑水好摸鱼,但藏利也藏祸,往后自然的祸根就在这里。
第二,物业公司的服务环节。看似买卖不是买卖。昨天吃饭的时候和几位代表谈到,怎么看似买卖不是买卖呢?企业本来就是做生意,但中国的事,刚才黄教授也提到了,中国大陆从2003-2007年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企业肩负政府对居民的管理、控制与服务,肩负这样的职能。所谓肩负就是所看到的,《物业管理条例》的第二条,是通过所谓市场专业的物业公司,市场的形式,但骨子里想通过这个手段去实现对城市建筑的空间,以及对居民实施服务和控制。昨天还有人提到,包括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府同时在这儿像是公共服务,像是我们的公共企业服务一样,政府在前期有指导价,所以导致物业公司跟谁签合同?谁承担履约责任?这个问题不清楚。那服务标的的合同表述,能否成为履约判据?如果合同是模糊的,那就说不清。所以导致了物业公司有可能是扯不清的无限责任风险,我们的商业险没有落实,行政的责任、商业风险都落在物业公司头上,所以这是不堪疾苦了。
这两个原因也就是在我们的客户上。刚才黄老师所说的,也就是一家一户的单户住户,认为不是自家的责任,原来都是开发商的责任,入住以后,延续下来的就是物业公司。但虽然责任不是自己的,日常生活受到共用设施状况的恶化,导致社会变了,有权去除烦恼,找谁去去除烦恼呢?跟谁付过费就找谁算帐,或者找政府。接下来我们对比一家一户的概念,假如说这是以前的,这是市政道路,这是张宅、李宅、王宅,张宅是市政来提供服务的。如果把这一圈变成宗地的范围,变成一二三四号楼,进门之外一系列的建筑场地设备,就空在那儿了,找开发商,开发商卖完了,找物业公司,物业公司这是我为你提供服务,你得付钱,这责任不是在我身上,跟政府有关。这是大家茫然应对的状况。所以我们的结论说,其实这一块没有被业权人自己明确合同关系,在法律上也存在这样的障碍,使得他们没有为自己承担责任主体的基础条件,业权人对自己的财产共同负责,所有问题都能解决,具体是在购房环节明确合同中共有财产,物业企业摆脱准行政责任,业权人合伙成为物业服务的签约民事主体。但这个观念就比较难了,因为原先是彼此陌生的购房人,必须学会基于私人共有财产份额权的,形成多边协议签约与履约的习惯。如果没有这个作业方式,行业是永无指望。
谢谢。
杜功仁:我们谢谢三位主讲人的演讲,很可惜的,大家有很多事情要表达,但时间不太够。我们接下来进入交流讨论的时间。
提问1(毛志远):我想问黄院长,我在做物业管理公司其中也带武汉一家物业管理高等院校的课程,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黄院长的很多观点跟我现在的想法相同。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以工程管理专业形式开办物业管理专业,是不是可以认为物业管理工作,我们就要找一个专业来,把学生忽悠进来,是不是这样的意思?想解决招生的问题。第二,我认为物业管理专业,招收学生的整体素质质量不是太高,因为是高职高专,两百分就可以进去,整个学生的整体质量不高,造成学生不是说太好,我想问一下,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黄安永:你提的这个问题,可能会让人产生很模糊的概念。实际上我告诉大家,物业管理中我们30多年到现在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学大纲、核心课程、达到什么目的,都不是很明确。现在国家高等院校各自有特点,缺少系统化、科学化,因此大家只要把学习好的,到第一线去,就是物业管理。所以我们应用型的定位在哪里?不明确。就是我跟建设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工程委员会98年才定的项目,但三年指导委员会的检查,物业管理98年开始办到今天也没有形成它的定式。你说把学生招进来,我想很多高校面临招不到学生,面临着饭碗的问题,职业生涯的问题。这就面临两类:一类是工科为主体的,一类是以管理文科的,都在搞物业管理,他们的特色是什么值得关注。昨天听到台湾的同胞也好,香港的也好,把物业管理的上下游连起来,而上下游就是工程管理核心的科目,我们完成核心科目以后,让课程更加明朗,形成自己的体系,形成自己的大纲以后,核心科目得到我们主管部门的认可,你才能独立的一个专业。现在专业可以搞一下教育部,一定把物业管理列入参考科目,但是建设部认为没有办法认可你,所以它不能给你检查。我告诉他,因为信息关系我没有多讲,我们各位老师一定要务实,采用系统的整合,才能把真正物业管理做好,做出品质,做出品牌,让主管部门认可物业管理就是一个专业,否则很难做,也就是昨天刚出来的,还有1/3认可,学了还有改行,你想特点、特色、技能在哪里?为什么要走,就引起我们办学的老师思考,所以也要给我们的企业思考。不要急功近利,否则没有后援。所以我在这儿提醒一下,没有必要去骗,学生很聪明,也很理智,把这个专业铺垫起来。
杜功仁:刚才窦总经理说有很重要的没有提到,现在给他两分钟的时间。
窦京然:在刚才讲大学和校长的支持下,在学校建立了若干个实验室,校长的办学理念我觉得非常好,讲我们学校有资金,但老师要出一套装备。我们是自己开发、自己设计,在学校我是牵头,带着老师和学生一起建,还有一个特别好的机会。这是6月26日刚定下来的事情,所以在会上跟大家一起邀请,我们共同完成事业。
刚才讲到这里,比如说第一实验室是2009年10月份的机会,主要是建智能化的实验室,物业设施设备相对单纯的一个体系。这是简单的情况,包括老师教学的装备,这边是实习的装备,所有设备的安装要求,建立很多模拟的房间,模拟真实使用的环境。
我就讲一个案例,我们有一个天通苑小区,非常大,100多万平米,一年只能派两个人员,所以服务不到位。所以他们非常不满意,有了实验室以后,都是学校给做的宣传,我们不是做生意的,这只是一个机会,做好一个宣传。我们花了两万块钱,给他们做了一周的培训。
第二个实验室,没有建完就被物业管理主管部门指令为在职人员的培训中心,是最有特色的实验室。在280平米的房子里,建了一个模拟写字楼、办公环境,所有设备都是真实,除了消防栓里没有水,电梯都是真实的,买的是旧电梯。我们初衷是物业设施模拟组装、拆装、安装、调试、验收、操作的培训,这是里面所有的场景,包括所有的设备,这是一楼的安装操作区。我们一共订了48个培训项目和操作项目,这些项目简单列举一下,包括各种各样的维修,是非常受欢迎的。这是去年建的一个小实验室,是智能化的。
现在跟大家介绍,也是我们大学的校长,陈校长正好是去年,是体制内58岁,很多抱负没有实现,最后我们找了一个企业赞助,给我们建一座为行业服务、为行业所需的,完全按行业的要求设立一所大学,这个位置在昌平区的百泉庄,这是它的厂区。就这一块地是一个企业废弃的厂区,有6,000平米的占地。这是我们初衷的设计,将来做物业设备设施实物充分的设计,这完全是按照行业的要求。
这是我们的办学宗旨,我放在这儿。
杜功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有一个最后的问题。
提问2(王正,现代物业杂志社执行副主编):请教朱宪辰老师,我们杂志在跟踪北京一个小区共有产权案件的时候,小区整个房子全部卖掉了,但开发商对一部分主张自己的产权,地下车库有两层,地下一层有一部分用于放自行车、老年活动和物业管理用房,二层开发商做成立体车库,包给一家专门的管理公司去管理,然后就打官司,开发商要求收回地下一层的空间。一审判决,业委会要腾空一部分空间,业委会商量想二审,想要《物权法》来上诉,但最后二审也是败诉了。判决依据是开发商对整个物业有大产权,是按大产权往小产权里分,剩下的部分开发商还有产权。问题是,小区里的共有部位不是天然就归全体业主所有的,就会导致纠纷和麻烦,我想问朱老师怎样解决?
朱宪辰:法院的判决逻辑非常清楚,因为在卖第一份业权之前全部是它的。如果刚才我提到的这一份销售合同,没有把这一部分,比如说收到极致,比如说电梯不卖给所有的业主,假如说推到极致,电梯没有作为合同里要卖给业权人的东西,依照现在二审法官的逻辑,开发商可以把电梯卖给另一家经营电梯的经营者,就像它的立体车库一样,有一个机械停车库,把这一部分机械停车库可以单独卖给一个,作为业权卖,因为一开始没有卖给你,你再卖给居住单元的人,如果对这个后果没有认识,你又是按照真实的,自然就是这样的结论。目前的结果将导致法院判出非常荒唐、社会不得安宁的判定出来。
杜功仁:谢谢,因为我们时间有限。最后的时段讨论是教育科研部分,我想以后会有机会来做研讨,物业管理的教育是很重要的议题。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个场次正式宣布结束,把时间交给孙律师。
孙可:谢谢杜先生,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就到闭幕式阶段,下面我们有请台湾物业管理学会第二、第三届理事长,台湾大学黄世孟教授作总结,大家欢迎。
黄世孟:各位尊敬的代表、贵宾,我第三次参加像这样的论坛,很荣幸能做比较,一天半的时间里有24人的交流,同时也有中国内地各省、香港,还有日本、韩国很多朋友共同参加,我相信一天半的时间里,主办单位很用心,时间掌控很准确,报告的力度非常高,我相信参加的人都有很多的收获。如果稍微细致一点,关于论坛里的内容我有一个感想,每次论坛都有主题,今年的主题是“物业管理财富与机会”,所以大家都是针对主题来发表,提出了很多问题。
刚才宋会长在他发表的时候,也提到今年会议内容里关键性的问题,究竟物业管理是赚业主的钱?还是帮业主赚钱?其实另外一个想法是这样,物业管理的管理不是用自己的东西保管好,物业管理的管理是要发挥管理所产生创造的新价值,这个价值如果能够创造,我相信是任何一个物业管理公司的信念,都应该想办法升华自己目前的业务。
总的来讲,今年主办的特色,日本的专家朋友四方基之先生,以及他的翻译李维先生,韩国的朋友梁世政先生,以及他的翻译金峰日先生,他们系统地提出目前各自物业管理的发展状况,我有一个感动,我们应该用一点掌声给这两位翻译先生,你们的翻译,让我们的论坛进行顺利。(会场掌声)
这里面的论文都有论点,可惜的是黄(安永)教授所提到的关于教学、课程,以及教学交流的内涵,在这次的比重稍微小一点,而且7月1日、2日在台湾也是非常紧张的时段,所以也有一些学校的老师不方便参加,下次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做更深入的沟通交流。
总的来讲,我做最后两个感想:第一,大家能感觉到物业管理的时间流程慢慢从后半段的管理,至少有一些眼光想要去衔接物业管理前期的努力,但这个努力我个人觉得是肯定的,尤其是跟不动产、土地开发、建设公司的结合、开发公司的结合,绝对是一条路。
第二,我建议各位把物业管理与律师、物业管理与智能科技、物业管理与不动产产业,物业管理已经成为乱象,在这个乱象中说不定有一个新的面向、新的思维能够产生出来。我们今天在座的很多物业管理机构,这些机构在台湾最大的特色,出去竞标最重要的特色,就是生活与团体的平台,变成他们在争取业务过程中很重要的强项。
总而言之,物业管理像黄院长所讲的,定位最重要的仍然是琢磨、发芽。我个人觉得云南省物业管理学会,发展学会会务的责任和宗旨,共同为了这个行业做出努力。
谢谢各位。
孙可:谢谢黄世孟理事长的会议总结,下面有请宋社长作会议总结,大家欢迎。
宋有兴:这次会议我在下面听了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关于时间。时间大概有这么几个情况,代表向我提出时间太紧,有时候认为比较精彩的段落就被打断,这相对来说意见非常集中,演讲人就更多了,有一半的人提出这个问题。困惑在什么地方呢?一个是代表对话题的胃口不一样,我觉得那个讲得挺好的,为什么不多讲呢?这样就很难保证把握住时间,如果均匀分配,那就半小时,这样一来就会造成精力、体力问题,那我们这个会就可能开三天。我现在还没有找到好的办法,下来以后会研究,尽量让大家都满意。
第二,关于时段和守时的问题。这个事情里面有表扬和批评的都有,这个时段的确永远追求高效率也好,包括我们的演讲人、主持人,这今后我们会尽量的改变。
第三,关于会议资料的问题。会议资料这次有关交流的东西,有授权的资料,会跟代表共享。现在从环保和高效来讲,网络很发达,我们会给大家一个下载地址。在上传资料以前会给相关人士核对内容,核对无误以后就可以放上去。
第四,刚才黄老师已经提到教学方面的问题,我对黄老师的重复是没有必要。我特别提出是这样一个问题,大家看见了连续开了5届,都是权威性的,其中前三届非常大,我记得第二届好像是在昆明,比今年的人还要多,随着交流慢慢进行到最后,交流的话题、空间、论文研究的质量,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也请代表能够跟我们多交流。我们交流方面的问题出在哪儿?是问题越来越少,大家觉得没必要谈了;是问题多了,没有解决不了,干脆不用去想了?我想大家可以多去想一想,确实论文相对少。
第五,我个人对会议的感想,话题很丰富、思想活跃、交流很坦诚,这是我非常乐于看见的场面,让我非常兴起的状态。同时我想说,我们经常会讲媒体要有良知,一个人要有良知,其实良知从哪儿来?良知首先应该是有所知。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良知从哪儿来?良知要知道很多,这是前提,然后才会进行筛选。就是说丰富的资讯和丰富的交流,才可能对准共同的思维,然后才去指导有效的行动,相对封闭、狭窄、自以为是的那种环境当中,不太可能产生良知,那是刚愎自用的环境。所以我们的发展论坛应该开下去,而不是因为我觉得有什么使命感,只是因为我们这样的环境尽可能多创造,我们在短暂的时间中,一下子接受那么多很丰富的想法,对思想方面产生碰撞,这也是非常好的。
第六,虽然我在这个地方讲了那么多,实际上我们杂志社还有学会和台湾学会的这次会议,是我们团队工作人员的劳动所得到今天的结果。我在这个地方向大家介绍我们团队一部分的人,请他们上来和大家见个面。
这是我们编辑刘夏、实习生李玲、实习生小谷、实习生小蒋、编辑杨庆、实习生李贺青、编辑益清、编辑王正(在拍照)、学会副秘书长杨锋云、编辑成忻、财务部负责人曾建萍、实习编辑李楠、实习生宋见南、编辑元慎、网络信息部纪德光,法律顾问也是我们的编辑孙可,我是我们的编辑宋有兴。
(全场掌声)
孙可:谢谢宋社长的总结。本次论坛研讨阶段马上结束了,下午一点半乘车有一个考察活动。
这次研讨阶段有6位嘉宾进行致辞,23位演讲人进行演讲,大概30位会议代表人次进行了提问,本次论坛有来自日本、韩国,还有全国各地、台湾、香港的各位代表,所以有人把它称之为这不是全国论坛,是亚洲论坛。
我作为会议主席,我最后特别鸣谢8位时段的主持人,今天会议到此结束,谢谢!
(完)
(责任编辑:现代物业) |